张遵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届博士校友,毕业后选调至浙江省金华市工作。历任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金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助理,金华市金东区江东镇党委副书记,金东区源东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婺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乾西乡党委书记等职。现任金华市婺城区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

先成为优秀的研究生,再成为优秀的选调生
2009年,张遵强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攻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方向的博士学位。自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张遵强有着很强的家国情怀。从高中开始,他便在校内广泛地参与学生工作。博士期间,他积极践行清华“双肩挑”的优良传统,在党支部书记、期刊编辑部等不同岗位和组织中全面锻炼着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他还利用寒暑假前往基层一线,先后赴新疆和吉林等地开展特色产业集群和生态旅游产业的调研,在真刀真枪的社会实践中加深了对基层公共部门的了解。
2015年,恰逢浙江省金华市首次面向清华、北大定向选调优秀毕业生,张遵强尽管在博士期间已经准备了几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为高校教职做了许多努力,但久植内心中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召唤,回到家乡尽遂桑梓之情的期待,最终让他成为了当年12名清北定向选调生中的一员。
虽然最终选择了前往基层公共部门工作,但回顾自己的博士生涯,张遵强仍然认为,作为一名博士生,在读期间最重要的还是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学术尽可能做到最好,不能因为计划选调就忽视了学术训练。他回忆自己曾有一篇论文从第一次投稿到最终被录用,中间经历了3轮共40个月的反复修改。这些严格的学术训练不仅磨炼了他的精神品质,也为他后来前往基层工作提供了未曾料想的帮助。
在思维层面,科学研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举措、评估优劣、执行落实、评估优化、迭代改进的思路与政府工作存在高度相似性。在专业层面,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要求学生基于数据分析,掌握业务流程,从而进行优化改进,这使得张遵强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浙江省推行的数字化改革相关举措。初到金华时,他担任市发改委主任助理,正值市里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许多经济指标有待测算。他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学科特长,基于专业的数据分析完成了一系列重要报告,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参与这一重要工作的过程也让他对全市的发展,特别是如何结合金华的实际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里的规划纲要有了切身的体会。

走访看望社区老干部
干在实处,情系心间
“在我国的治理体系中,中央、省、市、县、乡、村各级是贯通的,哪怕一个村干部,也能以点窥面,看到国家整体的发展。”
由于曾在江东镇、源东乡、乾西乡任职,而这三个乡镇名字里都带着东、西二字,张遵强打趣道自己也算是践行“无问西东”了。在这五年半“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的乡镇时光里,他也为当地发展做出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
在源东乡担任乡长时,在当地的特色农旅产业基础上,张遵强开展了一系列村落景区建设的工作,并引入专家资源,助力科技富农。在他的努力下,源东乡成功创建省级农业特色强镇,并接连获得了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培育单位、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培育单位、国家3A级景区等称号。谈起自己在乡镇的经历,他认为在基层工作,干一件就是实实在在的一件,只要用心投入、脚踏实地,就能造福一方的老百姓。而在让老百姓获得幸福感与安全感的同时,自己也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2019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张遵强走到困难群众家中慰问,无论是因车祸陷入困难的家庭,还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革命,在与他们的交流中都能感受到情感的连接与支持。有一位老奶奶,丈夫生前是村里的支书,在世时乡里的很多干部经常到他们家中走访,但在丈夫过世后家中就有些冷清了。看到张遵强一行在中秋节来访,老奶奶非常激动,感受到了党和政府仍然在牵挂、关心着他们,非要让他们每人带个月饼走。这些温馨的经历也令张遵强真切地体会到了我们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

走访上海市果品行业协会
见证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婺城区乾西乡担任党委书记期间,张遵强也兼任了区里人大常委会的副主任,在履职过程中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表示,浙江省现在在推动民生实事项目,每年省、市、区各级人大都会通过代表投票票决出民生实事。对于这些民生实事,人大会通过专项视察等形式全过程地盯牢、督促政府落实。此外,年底人大常委会或全体人大代表还会进行投票,对民生实事完成的满意度进行表决。
2021年底,婺城区、乡两级的人大完成了换届工作。在此过程中,张遵强负责联系指导两个乡镇。从选民登记、选举代表,到代表到选民中了解诉求、形成议案和建议并提交人大,再到待人大常委会或大会主席团拟好意见后交由政府落实,他亲历了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张遵强所在的地区每个乡镇都会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各级人大代表会定期排班到代表联络站中接待选民。选民可以向坐班的人大代表反映问题和诉求,通过代表向政府部门反映解决。此外,每年还会有政府领导走进代表联络站,去直接倾听选民们的意见建议并带回落实。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如果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只有竞选时聆听天花乱坠的口号、竞选后就毫无发言权,只有拉票时受宠、选举后就被冷落,这样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至上,是掷地有声的誓言,更是念兹在兹的行动。

与基层干部谈心交流
一份一生无悔的选择
不同于社会上对公务员“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刻板印象,张遵强的生活经常在熬夜加班中度过,虽然辛苦,但有着满满的成就感。
在担任基层主官时,每到一个新地方,张遵强都会长期住在乡镇里,白天走访村民,晚上找值班干部聊天,以便快速了解情况。在2021年底基层换届后,张遵强担任婺城区的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2022年新年第一天,他收到通知,自己在政府分管工业、科技、商贸、金融部门。为了快速熟悉情况,他阅读大量材料、与干部交流业务、掌握工作重点,半夜回家更是成了家常便饭。
在熟悉了新的工作岗位后,张遵强的生活节奏仍然十分紧张。工作日清晨六点起床后,开会、研究工作、走访、布置任务、处理文件等工作占据了他一整天的时间,回过头来休息时便已到凌晨一两点。在相对自由的周末和节假日,他也会排上一些工作。例如在清明节假期,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暗访,将基层防疫措施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反馈给指挥部,为守护脚下这一方土地的平安竭尽所能。
最是精神动人心,老一辈清华校友们义无反顾地扎根于祖国边疆的人生选择一直鼓舞着张遵强。“虽然物质条件上算不上富裕,生活状态上也称不上自由,但从干事创业的角度考虑,这是一份一生都不会后悔的选择。”

组织村社座谈,调研干部履职情况
回想起自己即将奔赴工作岗位时的心情,张遵强记忆犹新:“当时可谓是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即将有机会大展身手,忐忑的是不知到一线后究竟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况。关键是要脚踏实地,把手头的工作一件一件地完成,切勿好高骛远。同时,要永远葆有斗争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勇敢地向前迈进。不管是什么样的岗位,相信以清华人的素质能力一定能够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