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安利群:纪念我的恩师义父宋心琦先生

2024-06-17 | 安利群(1981级化工) |

202469日,我正在从四川自驾回上海的途中,惊闻清华大学化学系宋心琦老师去世的噩耗,十分悲痛,当即中断了旅程,写了一副挽联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悼念宋心琦教授

忆念吾之恩师琦行瑰意倾心教诲终身难忘,

追思国之栋梁厚德载物满腹才学永世流芳。

学生安利群敬挽

今天是父亲节,翻阅重温宋老师给我写过的书信,往事历历在目,心情难以平静。谨以此文纪念我的恩师和义父宋心琦先生。

一、有缘相识得父爱

我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大学毕业论文答辩时的学术委员会主任是宋心琦教授,他是著名的物理化学家,曾任第25届中国化学会理事长。

一场毕业答辩让我们相遇相识,也许缘分使然,他很喜欢我,甚至有点偏爱,把我当女儿一样看待,正如他在给我的信中所说:

说来真怪,其实我和你真正认识时间极短,可是我觉得我们好像已经很熟悉了似的,所以才会有“唯恨识荆迟”的感觉。而且已超出一般师生感情之上,我真象把你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难怪别人要说宋老师“最爱偏心”了。可是我又觉得改不了这个“偏心”的毛病。

我大学毕业后免试到上海读研究生,虽然已经不在北京,宋老师依然在百忙中给我写信,如师如父般地关心我,帮助我,指点我,鼓励我。

他教我要保持优良的作风与品德,做老实人,说老实话,要有志气和名节。

信中看到你仍然是那样的努力和保持着优良的作风与品德,这是我最爱听的消息,也是我最喜欢你之处。一个人做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常常会被人视为愚蠢,至少是不识时务,以为投机取巧才是其正的聪明。我不能否认后者有成功的例子,但毕竟是少数,而且作为受过高级教育的人来说,首先要的是志气和名节。如果为了一时的私利,把基本的道德都抛诸脑后,实际上这种人不能算是受过教育的人,至少是教育工作中的败笔。……我希望你不要管这些,坚持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一直走下去。(宋老师来信摘抄)

我练习英语,他告诫我要加强专业英语的练习:

你练习英语还要加强专业英语的练习,这在今后比一般生活口语更为重要。因为首先你是一位化学家.所以在做笔记时要练习用英文做摘要,要做得好,在读文献时要注意句法与词的用法。

那时狗娃他爹在四川,我在上海,我们夫妻分居两地,他想考研究生考到上海来,但是他的单位把他这个大学生当个宝,不放他走,也不让他考研究生。宋老师很关心我的生活,数次托人去做工作,不过没有成功,我当时很苦恼,宋老师来信安慰我说:

你是一个要强的孩子,不但是业务上,在政治上也是如此,希望你能够坚持锻炼自己,不要为世俗观念和暂时的不顺心所困扰,当你遇到困难与不愉快时,除了想到有你闺中知己外,还有一个远在北京的爸爸会帮助你,支持你,和你一起在人生的道路上向前迈进。

中秋之夜他还给我写信,牵挂着我们这些“孩子们”:

中秋佳节到了, 孩子们都不在身边,这里说的孩子们包括曹红,叶玲,杨迈之……和你等等,但我想到你在上海一人独自在南京路上看夜景的情景,就更觉得想你 ,虽又想到你在努力攀登科学与事业的高峰,这一点牺牲是算不了什么的,但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信的落款是“爸”:

在那些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孤独日子里,宋老师的父爱带给我的温暖和慰藉,令我终身难忘,感恩我的恩师义父敬爱的宋老师!

二、爱学生如己子

宋老师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名师出高徒。我刚毕业不久他就告诉我他的博士生叫“邱勇”,如今的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院士,就是他培养的国家栋梁之才。因他之前来信把名字写成了“秋勇”,后来他特意更正说:

我的博士生叫做邱勇,不是秋勇。

宋老师对学生不但认真教学,悉心培养,毕业了帮忙联系工作,关心学习也关心生活,甚至连学生的家属去哪里工作都热心帮忙,每位学生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他称学生们为“女儿和小子”,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子女一样。

他在来信中写道:

曹红最后还是到感光所,现去湖南度蜜月,小赵8月初办喜事,王继新的女友李佳今年上海同济毕业,我已为她联系好调到北京工业学院外办的德语培训中心工作,现已报到。叶玲日内将去美国留学,杨迈之明年初将回国,我已为她联系好到北大化学系物化教研室工作。总而言之,这几位女儿和小子的事都算初步有了着落。

他不但包揽学生们的工作介绍,更有甚者当学生暂时没有住处时,他还让学生住进自己家里。

杨迈之是七七届的学生,后来在我处当研究生,85年去法国留学,最近又得到博士回国,因她和她的丈夫(钢院派出)在北京都没有家,现在都暂住在我家,我已帮她联系好去北大化学系(化学所也想要她),因住房未落实,尚未报到。她也是我喜欢的女儿之一,所以为她的工作和生活我费了不少事和时间。(宋老师来信摘录)

三、为国奉献,呕心沥血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宋老师承担了极其繁重的工作,为国奉献,呕心沥血,不辞辛劳。有一次来信罗列了手头的七项大事,看这七件大事哪个不是大工程?

今年手头工作还很多,一是主编的那套食品加工手册(1百万字,20余人合篇)的终审和完稿(3月份将完成)。二是主编的一套中学生课外读物,今年又要增加4本,我本人也承担一本(点石成金的碳)(6月份交稿),三是要为我们十年来染料研究工作进行总结,申请国家科学进步奖,同时写一本专著。四是完成工业化学概论一书的翻译及校译工作,五是完成化学的两面性一书的翻译及校译工作,六是要在我们科研组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工作上打开一个局面,七是要组织写一本结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学概论

他有责任,有担当,主动谋划化学改革方向:

我准备做一点关于化学教学总目标和基础化学改革方向的研究工作,加上上次我告诉你的化学要加速非经验化过程的设想合在一起,为化学界特别是未来的化学家们做一点改革、开放的理论工作,想对化学界的保守势力有所触动,当然这项工作难度也很大。(宋老师来信摘录)

他为同学和老师们呼吁和撑腰。

我最近应约在准备两篇化学教育改革方面的论文,一篇是关于物理化学改革的趋向与意见,另一篇是针对基础课改革问题的。一方面要向化学教育研究中心和学校里的教育研究所交差,一方面要为同学与老师们做点呼吁。何东昌有一句很有名的话“你若要我撑腰,就告诉我腰在何处”。为领导指出腰在何处也是很重要的工作。(宋老师来信摘录)

繁重的工作任务让他假期里也每日伏案工作到深夜。

清华已进入假期,实验室里已经停止一切工作了,但我因有许多课、报告要准备,仍然每日伏案工作到深夜,加上一些会议(如全国去年科技奖评议等),只好抗着溽暑工作了。(宋老师来信摘录)

虽然非常疲倦,积劳成疾,但是宋老师却仍然是有求必应,带病咬牙坚持,就为了不让别人失望,虽然他也以为自己就要“春蚕到死丝方尽”了。

自去冬以来,我常常感到疲倦,工作效率明显下降,近来又常感到左手手指关节疼痛,有时几不能成握,想是人老了之故。可是担子却日益加重,特别是笔头的活日甚一日,我又不愿意让要求我的人失望,所以仍在不断的应承,真是要做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么?(宋老师来信摘录)

四、笑口常开得享天年

宋老师年轻时在江西劳动得了血吸虫病,可是他总是笑口常开,爽朗豪迈,宽容大度,胖胖的慈容像个弥勒佛,连血吸虫也不敢再兴风作浪了。他五十几岁时就觉得自己老了,身体不大好,可是他却得享95岁的高寿,乐观豁达的心态应该是他长寿的最主要原因。

有一次他来信讲了一件趣事,令人忍俊不禁。

说来有趣,这次我在美国去参观Du Pont 公司,门口很严,朋友替我登记的姓名是 X . SONG ,结果门卫笑了半天,说是活了几十年没见过这样滑稽的名字,这个名字的英文意思可以当成是“莫名其妙的歌”。真让我听了哭笑不得。(宋老师来信摘录)

有一年校庆回母校,看见宋老师身体很好,依然笑容满面,身体健朗,以至我都觉得他永远不老,会永远这样充满活力。

我和宋老师(前排左一,摄影:唐应武)

宋老师(后排居中)和校友们(摄影:唐应武)

后来他搬出校园到北京市区去住了,好几次出差北京想去看他,却阴差阳错没去成,总以为还有下一次,却没想到如今再也没有下一次了!真是让人追悔莫及!

五、缅怀

宋老师仙逝后,环球日报、澎拜新闻、光明网等媒体发文悼念,给予宋心琦老师高度的评价:

清华化学系复系后首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宋心琦辞世,享年95

来源:澎湃新闻2024-06-09

据清华大学化学系消息,中国共产党党员、清华大学化学系退休教授宋心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671732分在北京辞世,享年95岁。

宋心琦19288月出生于江苏常熟,原籍江西奉新,1946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5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直至退休,曾任第25届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北京化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化学系复系后首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宋心琦是著名的化学教育家,全心全意地投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以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他长期从事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与教育研究,教学不拘一格,非常重视科研对教学的反馈作用。他是改革开放以后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教师之一,也是清华大学化学系复系后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培养了一大批化学化工领域的学界栋梁和兴业英才。

宋心琦是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在激光诱导荧光、化学发光体系及机理、多道光纤传感技术、酞菁光敏氧化反应、光致变色体系、有机电致发光体系、纳米TiO2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氧化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宋心琦致力于我国化学科学传播、普及和基础教育工作。他1987年参加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的编审,并主编《走近化学丛书》,曾长期担任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参加国家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并担任北京出版社《初中化学》与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教材的主编。

这次人在旅途,且暴雨如注,因时间仓促未能赶到北京与恩师义父告别,只能在宋老师的追悼会上敬献花圈和挽联寄托自己的哀思。

悼念宋心琦教授:

忆念吾之恩师琦行瑰意倾心教诲终身难忘,追思国之栋梁厚德载物满腹才学永世流芳。

学生安利群敬挽

(摄影:唐应武)

大学同班同学得知噩耗后,也十分悲痛,许多同学都得到过他的帮助,大家共同缅怀可亲可敬的宋老师:

杨同学:沉痛悼念宋老师!深切缅怀宋老师!是宋老师为我介绍了一份干了一辈子的工作,让我养活自己和家人成为了可能。愿宋老师一路走好!

陆同学: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宋心琦老师!是宋老师带领我们毕业前实习,教导我们学以致用;也是宋老师当年请陈念贻先生来清华作学术报告科普“计算机辅助材料设计”,让我认识了我后来的学术导师。愿宋老师一路走好!

李同学:记得当年宋老师给我说过的两句话。一句是:“我们俩个师徒一场。”颇有武侠小说的意境。另一句是:“我看你身体很好,是块搞科研的料。”宋老师身体很好,95岁高寿!宋老师一路走好!

……

同学们决定以班级名义送花圈,还委托我为班级再写一副挽联,那天高速上遭遇大暴雨,开车慢得像蜗牛爬,到宾馆时已经很晚了,虽然又困又累,我还是连夜撰写了物化一班的挽联:

沉痛哀悼宋心琦教授:

高才善学名满天下先生精神永不朽,

仁心乐助恩泽学子桃李芬芳齐追思。

清华大学化学系物化一班全体同学敬挽

(摄影:唐应武)

宋老师是教育巨匠,化学泰斗,他为发展我国化学教育和科学事业奋斗了一生,他的辞世是我国化学教育界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也令我失去了最敬重的恩师和义父,今日父亲节,敬作挽诗缅怀亲爱的宋老师。



七律 缅怀宋心琦老师

幸入清华遇宋师,

情深唯恨识荆迟。

传书蕴玉谆谆诫,

点石成金细细思。

厚德琦行桃李艳,

仁心瑰意父恩施。

才高八斗真名士,

占得春风第一枝。

安利群敬挽

2024616日,父亲节

宋老师千古!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您!


相关新闻

  • 032023.11

    安利群:开心往前飞

    2023年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抖音联合北京电视台推出“2023抖音美好奇妙夜”的公益晚会,我有幸随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以下简称“清华艺术团”)与唐汉霄、小岱、北京市盲人学校乐之光合唱团一起合作演出了《焰火向星辰》节目,节目包含《开心往前飞》和《让我留在你身边》两首歌的组合。下面是节目视频(北京电视台制作),以及幕后花絮(我整理的图片与视频)。看了这个视频,我的好友卫新老师评论道:“四时可爱唯...

  • 162024.04

    安利群:银发赤子心

    2024年4月11日,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赴由由信福养老院举行了慰问演出,这是一次公益演出,演出非常成功,现场座无虚席,全院130多人,能来的全来了,其中不乏坐着轮椅来观演的老人。摄影:由由信福养老院台上耄耋之年的艺术团“老少年”倾情演出,燃动了台下老人们的心,到最后一个节目时,大家挥动着小国旗,台上台下同声高唱《歌唱祖国》,唱完主持人季元冰和陈渝宣布“演出结束”,但观众意犹未...

  • 062023.04

    安利群:喜相逢

    2023年3月25日,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举行建团15周年庆祝聚会,我有幸忝列其中,见识团会盛况。时值仲春,樱花飘雪,紫荆吐艳。艺术团的校友们从上海的四面八方赶到石门二路丰收日静安店,为了准时赶到,有的校友早上四点就出门了,有的校友坐着轮椅来参加聚会。由于疫情的关系,很多校友已经很长时间未见面,这次相聚,大家都特别开心,拍照拥抱,聊个不停。10:30,大家步行前往上海现代设计院门口集合拍照。这次由黄克义...

  • 232023.10

    安利群:七律•重阳忆赴京演出

    假期青浦浴晨晖,首体三更候幕帏。白发蹒跚携爱至,盲童劲唱动心飞。斑斓秋叶迎风舞,嫩绿春芽破土菲。昔日栋梁精气在,重阳不老少年归。安利群写于2023.10.23, 重阳

  • 182024.03

    安利群:归来仍是少年

    2024年3月2日下午,我们参加了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2023年半导体专委会&电机工程专委会年会,在上海中环国际酒店举行。上海校友会紫荆合唱团在年会上演唱了两首歌:《我有一个装满星星的口袋》和《人世间》

  • 232023.04

    安利群:紫荆团首秀

    2023年4月8日,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紫荆合唱团在母校112周年校庆时首次演出。紫荆合唱团于2021年年底开始筹建,是以清华大学中青年校友为主的合唱团,由于疫情,排练的时候不是很多,2023年春节后才恢复活动,那时离校庆演出时间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但是大家热情很高,决定努力排练,为清华校庆献上我们的处女秀。演出难度不小,一方面大部分中青年校友平时要上班,排练时间只能安排在周末,另一方面两首歌都是新歌,变调多,...

  • 242021.04

    安利群:七律•贺母校110华诞

    少小辞亲远望家,人间四月紫荆花。三更过道学英语,五点东操浴彩霞。教诲谆谆如父母,思恩切切是清华。欣逢百岁十华诞,万里飞鸿贺永嘉。安利群写于2021年4月23

  • 252023.12

    安利群:悼刘西拉老师

    琴音袅袅才高八斗奉献祖国自强不息精神永在/歌韵悠悠名远九州归来少年厚德载物快乐长存

  • 232020.03

    纪念恩师李道增先生

    来到清华园,有幸在李道增先生门下学习,是对我的人生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虽然在校跟随先生身边读书的时间只有三年,但随后在北京大学工作,与清华大学相邻,因....

  • 232019.12

    纪念我的舅公暨恩师吴景荣先生诞辰100周年

    我的舅公吴景荣(1915—1994)是著名英语教育家,《汉英词典》和《新时代汉英大词典》主编。《精选英汉汉英词典》(汉英部分主编)《汉英词典》是和北外....